青山绿水环抱,踏着红色足迹,5月11日至5月13日,来自“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的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吕梁日报社、赣南日报社、梅州日报社、凉山日报社、焦作日报社、延安融媒体中心等9家党媒组成采访团走进遵义,开启“红色之旅”,聚焦“红绿融合”,探寻遵义乡村振兴的故事。
12日上午8点30分,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聆听四渡赤水战役的英勇故事,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四渡赤水有多难,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真实反映了赤水河的艰险: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母彦碧说,红军知渡河难,但并未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数十万重兵之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谱写出“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动人壮歌。
四渡赤水纪念馆内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向人们讲述着红军的英勇故事。近年来,在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土城镇人民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将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科学规划景区业态布局,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在灯光和音响的交互下,重温革命岁月,体会非常深刻。”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中心要闻一部副主任吕正龙说:“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历史,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与遵义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和情谊。能够参加这次采访活动来到遵义,对我们来说,心灵上得到了又一次洗礼。我们党的艰苦奋斗史必将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当日下午4点10分,采访团一行来到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花茂村是当年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红军曾在花茂村停留住宿。
村如其名。走进花茂村,处处是鲜花,步步现绿色。最为显眼的便是房上挂着“红色之家”四个大字的王治强家,这里如今已成为游客的必去处之一。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时,作出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的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这里之后,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今天中午,我家就摆了四十余桌,一家人忙得团团转。”刚刚送走一批游客的王治强,脸上挂满笑容对记者说,这几年,在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下,他家的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
不仅王治强一家走在了致富的康庄大道上,近年来,花茂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取得骄人成绩,2020年,该村农家乐的经营性收入达230万元。
走在乡村小道上,延安融媒体中心时政新闻部主任王垠山说:“花茂村山清水秀,繁花似锦。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
梅州日报社编委、要闻部主任李莹说:“我们探访了习水土城镇与播州区花茂村,真切地感受到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百姓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成效,真实地体验到了这片红色热土上焕发出的绿色生机。”
13日上午8点30分,采访团一行走进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址就在这幢中西合璧小楼的二层……”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张芸娓娓道来。
在一个多小时的参观采访中,记者们不时拿出笔记录、拿出相机拍照,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
李莹说,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希望梅州和遵义两地,用好红色宣传联盟成员的力量,共同讲好两地红色土地上的绿色发展故事。
据悉,下一站,采访团将走进山东临沂开展集中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