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记者从市大数据发展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大数据主体指标实现较快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5%;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0.54亿元,同比增长11.7%;大数据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9亿元。
“重点企业加快成长,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是促进大数据主体指标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市大数据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四个强化”,围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入开展“百企引领”行动,不断做大做强大数据三大核心业态。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特色物联网产业(遵义)基地完成投资26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建成了物联网感知中台、智慧停车、智慧消防3个市级平台。江南航天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33%。汇峰智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56%。新蒲大数据中心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已建成2个机房,部署上架106台云服务器,并正式挂牌试运行,对外提供云资源服务。遵义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智慧云平台已覆盖汇川、桐梓、绥阳等10个县(市、区)27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约50万人,交易次数19万余次,成交订单17万单,交易额累计达3.5亿元。
此外,在“万企融合”方面,我市按照省大数据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对各行业部门调研情况,分别针对县区和行业部门进行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印发了推进“万企融合”工作相关通知。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5个、融合示范项目培育对象49个,带动融合企业47家。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开展数博寻苗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分级分类服务调度,全面落实点对点跟踪调度、帮扶服务,进一步强化大数据三大核心业态,着力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全年力争引进大数据企业20家,培育2至3家10亿元级电子信息制造企业,2至3家亿元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新增1至2家大数据企业进入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进行重点培育,确保完成大数据产业投资40亿元。”该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