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工业能源局煤炭产业发展科了解到,截至10月27日,我市电厂可用存煤首次突破200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电厂存煤增加13.75万吨,提高了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为提前“迎峰过冬”做好了充分准备。
电力关系国计民生,煤电要素保障工作是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起着保民生、促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记者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10月,全市煤炭产业原煤生产量、电煤供应量等各项发展要素指标同比减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迅速采取了科学有力的应对举措,切实做好2020年煤电要素保障工作,全市火电企业电力生产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我市五家火电企业发电共计111.17亿千瓦时,与2019年同期相比,火电企业发电量增加4亿千瓦时,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了电厂存煤的调度与考核工作力度,严格督促各电厂认真做好错峰储煤工作,要求火电企业执行电煤合同制度和“发电基础储煤+季节性储煤+应急储煤”制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