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发有为的姿态 打赢成都经济“稳中快进”的发展硬仗
黄新初在区(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以奋发有为的姿态 打赢成都经济“稳中快进”的发展硬仗
葛红林讲话 唐川平出席
核心提要
●抓好成都新一轮发展部署的落实,重中之重是要处理好几对影响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关系:在产业摆位上要处理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在增长路径上要处理好内生型增长和外生型增长的关系,在区域统筹上要处理好一、二、三圈层的关系。
●抓“产业倍增”,总体策略是“三产联动、双轮驱动”,也就是一、二、三产业都要抓,但突出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是“前轮”,要先导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后轮”,要联动发展。这两个“轮子”,虽然产业顺序上有“孰先孰后”的问题,但在地位上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别,都同等重要,都是成都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驱动力量。
●未来产业的发展,产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联动式发展、融合式发展会成为主流。抓先进制造业,也要走制造业“服务业化”的路子,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向价值链的高端提升,最终形成产业联动、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要在较短时间内让成都的产业打一场翻身仗、上一个大台阶,就要突出抓外生型增长,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省外、国外的成套产业更多地转移到成都来。同时,也要抓好内生型增长,坚持走“两型增长”的路子,这两者是统一的。省外国外的企业引进来了,也就变成了成都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增长,也是内生型增长;这些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也是自主创新。
●要倡导“比谁不怕难、比谁怕不难”的发展勇气;营造“放心做事、放手做事、放胆做事、放权做事”的工作环境;形成“眼到、心到、手到、力到”的落实作风。
当前,成都新一轮发展的崭新航程已经开启,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宏伟实践正在深入推进。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发展部署,各地落实得怎样?昨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区(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督促抓好下一阶段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出席会议。
“区(市)县这一级,在国家政权体系中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在地区发展架构中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层’,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在一个地方的干部队伍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是我们成都治蓉兴蓉的重要力量。”黄新初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发展决策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就要看各区(市)县的落实力度、看在座各位同志的工作态度。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会,就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正确处理新一轮发展中的几对关系与大家交流一下,为的是掌握成都领先发展的工作主动权。”
在与大家一起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成都发展实际后,黄新初说,今年,很有可能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宏观调控政策双重“滞后效应”的共振点,因此今年的经济形势,很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可以说,我们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是在极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开局的。”成都经济要领先发展,关键是要继续抓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一系列发展部署的落实。成都新一轮发展的总体部署,是一系列有着科学性、协调性和延续性的发展决策。抓这些发展部署的落实,重中之重是要处理好几对影响成都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关系:在产业摆位上要处理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在增长路径上要处理好内生型增长和外生型增长的关系,在区域统筹上要处理好一、二、三圈层的关系。
“在产业摆位上,要处理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黄新初说,我们抓“产业倍增”,总体策略是“三产联动、双轮驱动”,也就是一、二、三产业都要抓,但突出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是“前轮”,要先导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后轮”,要联动发展。这两个“轮子”,虽然产业顺序上有“孰先孰后”的问题,但在地位上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别,都同等重要,都是成都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驱动力量。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纠正一些偏见,真正认识到,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发展,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我们抓先进制造业,就是为发展现代服务业起到抓“纲”带“目”、抓“源”引“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产业的发展,产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联动式发展、融合式发展会成为主流。抓先进制造业,也要走制造业“服务业化”的路子,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向价值链的高端提升,最终形成产业联动、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黄新初强调,我们既要大抓先进制造业,也要大抓现代服务业,而且区域分工一定要明确,二三圈层就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现代农业,一圈层就要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体。
“在发展路径上,要正确处理内生型增长和外生型增长的关系。”黄新初说,当前,我们正在经历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正在深入发展。要在较短时间内让成都的产业打一场翻身仗、上一个大台阶,就要突出抓外生型增长,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省外、国外的成套产业更多地转移到成都来。同时,也要抓好内生型增长,坚持走“两型增长”的路子,这两者是统一的。内生型增长该怎么抓就怎么抓,这个大方向不含糊;外生型增长能够引得进的就尽量引进来,这个大机遇不错过。省外国外的企业引进来了,也就变成了成都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增长,也是内生型增长;这些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也是自主创新。要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和发展环境,围绕“高精尖优”的产业主攻方向,引进一批国际化、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千亿集群甚至是万亿集群,并争取这些企业在成都再布局一批研发基地,这就是转变成都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抓住了这轮产业转移机遇,二十年之后就是我们向别人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了。”
“在区域统筹上,要正确处理好三大圈层之间的关系。”黄新初说,我们的市域经济为什么会形成三大圈层?除了政策的因素、历史的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交通因素。市委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把“交通先行”摆在了首位,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要把成都全域内部联通起来、外部贯通起来,更紧密地融入全国、全球交通循环和经济循环。抓三大圈层的统筹,基础是要抓交通统筹。此外,还要抓产业统筹、制度统筹。当前,市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市)县,要把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利益协商机制和整体招商机制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形成多赢格局。全市特别是二三圈层区(市)县要用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及时总结好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
“面对今年极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要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咬紧牙关铆足劲,打一场‘稳中快进’的发展硬仗。”黄新初为此提出几点具体工作要求:一要倡导“比谁不怕难、比谁怕不难”的发展勇气。要看到,成都面临的形势难,别的城市可能比我们更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蕴含转机的时候,越是比拼勇气的时候,越是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不怕难、怕不难,坚定领先发展的信心。二要营造“放心做事、放手做事、放胆做事、放权做事”的工作环境。希望大家在成都新一轮发展中,放心做事、放手做事、放胆做事、放权做事,把市委的决策坚决贯彻下去,把区(市)县的经济全面发展起来。对区(市)县的发展,市级各部门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能够下放的权限尽量下放,能够支持的事项全力支持。三要形成“眼到、心到、手到、力到”的落实作风。领导干部要亲自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项目现场去,全力抓招商引资、抓要素保障、抓项目建设,不见成效不罢休。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要下大决心、拿出大举措,想尽一切办法、挖掘一切潜力,全力加强要素保障工作,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确保打赢这场攻坚破难的发展硬仗。
黄新初强调,天府新区建设,是成都落实省委、省政府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要摆在全市工作大局的第一位置、龙头位置,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加力加劲推进建设,各项工作能提前要尽量提前,各项建设能加快要力争加快,确保今年开好局、起好步。黄新初指出,无论经济形势再难,我们都要坚持财政投入向民生倾斜的取向不动摇。今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数量和资金投入将再创历史新高,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群众热盼、社会关切的大事实事,坚持以“扩面”和“提标”为着力点,推动民生工程向全覆盖、均等化、高水平的方向转型升级。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稳定形势对全省稳定大局关系重大,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和抓好稳定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认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对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维稳工作的根本,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此外,黄新初还就当前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北改”工程、党的建设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葛红林强调,当前,成都正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发展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同心协力再创成都发展新辉煌。一是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各种有利发展机遇,积极集成各种有利因素,再鼓干劲,乘势而上,始终坚持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提升产业和配套的国际化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和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紧紧抓住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再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台阶;三是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民生,切实做好今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四是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推动城市实现更大发展,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会上,成都高新区和全市19个区(市)县汇报了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一系列发展部署的情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着力重点。
市领导朱志宏、孙平、何华章、敬刚、刘超、黄建发、白刚、刘仆、王忠林、谢瑞武、黄平,市长助理陈争鸣、韩春林、刘俊林等出席会议。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