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讲,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把村官不当干部。村官直接面对群众,履行职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一旦任性行事,群众利益便会受损。如何给村级权力上锁?安徽天长市新街镇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核心是将村级权力细分为“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公共服务、组织人事、“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六大类26项,每项小微权力如何运行,都开列清单,给出说明书。
村官权不小
行使须规范
新街镇一个村的水库项目未经公开程序发包,村民意见很大,但若终止合同,村委会就要赔偿几十万元的损失;另一个村因低保指标的暗箱操作,导致村里工作受到质疑,干群矛盾加剧……
“个别村干部确实存在用权随意的情况,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新街镇党委书记周巧玲说,“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对小微权力实行清单管理,给村级权力上锁。”
权力清单的制定,给哪些权力能为、哪些不能为划定了红线,也兼顾廉政风险的防控。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都单独拎出来规定,提前拧紧了安全阀。
打开新街镇印发各村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规范〉及相关规定、制度》口袋书,六大类26小项的村级权力全部罗列,每一项权力行使的界定范围、操作流程、监督部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村民找村干部办事,要准备哪些材料,有什么程序,也都一目了然。
“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就是要解决好村干部有哪些权力、怎么行使这些权力的问题,从而让权力行使更规范,村务工作更公开,村民监督更有力。”新街镇纪委书记潘志安说。
招标按流程
花钱不随便
以往按规定,村里30万元以上的项目招标才会在市招标局进行,很多小额项目的发包,村里自己运作,不少资产资源的发包价很低。小微权力清单首先瞄准村级财务监管。
新街镇成立了镇招标中心,对村级1万元以上的资产资源发包处置、物资采购和3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全部实行统一招标。
除了规范招标流程,更要管住村干部花钱。预算制、备用金制、大额资金使用监督制、重要活动支出申报制,新街镇层层把关严格“三资”管理。各村年初编制预算,镇三资办严格按预算执行支出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花钱任性。
光有预算还不行,村集体如果盲目透支,也要有相应制度跟进防范。首先是明确备用金管理,村里每一笔现金收入都必须在3日内存入镇三资办账户,只能留3000元以内的备用金用作村里日常开支。超过5000元的大额资金支出及重要会议活动支出,都须报镇直部门申报审批。此外,各村每个月月底还要把所有的财务、收支向镇政府部门报账,对收支进行查验,每半年要将财务收支逐笔制表发到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手中。
程序要透明
监督在强化
“还有比我更困难的家庭,虽然今年没申请上,但整个过程我都清楚,服气!”新街村村民谢燕平时很关注村里低保申请,尽管今年没申请上,但也没抱怨。
权力清单对低保申请、救助救济等保障救助领域权力行使作出了具体规范。以低保申请为例,对提出申请的村民,由镇政府审核家庭经济情况,驻村镇干部、村干部入户调查,之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再对入户调查、评议审核结果公示,最后报镇民政办审核、市民政局审批、公示,整个过程由镇民政办监督。
在小微权力清单运行过程中,各个镇直部门负责具体监管,各业务部门对发现未按权力清单操作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向镇纪委报告。镇纪委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在规范村“两委”权力行使的同时,新街镇还强化了村监会的监督作用。作为整个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的配套措施,新街镇已经开始筹备建立监测平台,对权力清单运行情况实行网络监管,让村民通过网络就能查阅小微权力的具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