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成都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总额545.3亿元,同比增长13.3%。
支撑数据的,是成都“五一”假期热气腾腾的消费场景。
“首发经济”催生新体验,“以旧换新”激活新消费,“外贸转内需”带来新思考,抓住“五一”假日节点,努力把客流引进来、让消费旺起来,大力提振消费在成都具象化。
聚焦年轻群体
“首发经济”激活消费市场
新南天地商圈,四川首家京东MALL备受青睐,“五一”当天客流就超过2万人次。
春熙路IFS,费大厨成都首店开业迎客,全天取号超2200人,等位时长在3小时以上。
成都太古里,瑞士运动品牌On昂跑全国独家首发全新竞速跑鞋。不久前,On昂跑将其中国首家旗舰店落在成都。
成都万象城,“加菲猫家族·奇幻大冒险-沉浸剧场”全国首展治愈人心。
“五一”假期,成都紧抓“首发经济”,通过新场景、新产品让消费市场热潮涌动。这其中,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
京东MALL成都新南中心店店长池潇表示,京东MALL成都店形成了30多个体验区,主要吸引年轻客群。
On昂跑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马丁·霍夫曼和“加菲猫家族·奇幻大冒险-沉浸剧场”策展方星计划品牌管理公司总裁梁剑华也不约而同提到了“年轻客群”,称成都充满活力的年轻消费群体是其落户首店、首展的重要原因。
曾经有人质疑,实体店正在失去年轻人。
首发经济的发展恰恰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年轻人依然需要实体店,但需要不一样的实体店。
成都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高能级首秀首展等首发活动超1000场,打造首发经济地标载体100个,培育新消费品牌500个。
成都正用“首发经济”激活年轻人打主力的未来消费市场。
用活线上线下
“以旧换新”促进大宗消费
“‘五一’假期,特斯拉在成都的‘以旧换新’成单量环比增加超40%,甚至还有从遵义到成都购车的客户。”特斯拉工作人员说。
如此高涨的消费热情背后,是“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特斯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特斯拉4月首次推出焕新版Model Y限时5年零息金融政策,Model 3还推出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的活动,优惠活动叠加四川省置换购新补贴,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家电卖场一样是顾客盈门。
趁着“五一”,不少商场和品牌开启促销活动,消费者刘先生在成都一家电卖场,购置了新的家电,其中不乏洗碗机、扫地机等新潮产品。“本来计划花2万元添置几件必备家电,但赶上政策好,想买的家电一再增加,虽说预算超了不少,但却很值!”
热度还从线下传导到线上。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大一线城市购买力依然强劲,“以旧换新”订单成交量最高,成都、重庆、武汉、苏州等城市紧随其后。各地创新消费场景,加大供应力度,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五一”假期,“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火热,大宗消费稳定商品零售。据悉,4月30日-5月4日,全市57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零售额15.3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汽车、家电、家具、通信器材同比分别增长11.9%、12.1%、44.9%、31.0%。
着力内外贸一体化
“内外兼修”推动高质量发展
“昨天我就看好了这双鞋,没有合适的尺码,说好了今天调货我来拿。”5月3日,市民张颖再次来到位于成都伊藤洋华堂建设路店外的“外贸优品”主题集市。为了支持销售,伊藤投入专项补贴。线上领了一张“满500返50”的优惠券,张颖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鞋子。
“这是我们专门搭建的主题集市,有22家商户参与展销,涉及外贸企业13家,包括鞋品、家电、厨具、纸品、食品等品类。”成都伊藤洋华堂建设路店店长董戎表示,主题集市从4月28日起连续36天分两轮进行,希望用好“五一”假期,更好助力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
在红旗连锁总府店外贸优质商品专区,饮料、休闲零食等出游季产品销售较快。市民刘志伟选了一包四川仟品恩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面包和饼干,为次日出行做准备。
四川仟品恩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说,公司成立两年多,一直都是从事外贸生意,近期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后,公司与红旗连锁迅速展开对接,成了红旗连锁的新供应商。
外贸企业在找到新机会的同时,也在拓展内需市场上有了新思考。
据统计,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
当“内外兼修”成为大趋势,把“外贸优品”转化为“内需精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孟浩 王柳)
原标题:消费新动能 “五一”假期观察:“首发经济”催生新体验 “以旧换新”激活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