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文化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成都代表团赴香港考察交流并开展投资推介等系列活动
  2023-11-03  
成都代表团赴香港考察交流并开展投资推介等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3 08:14:03来源:成都日报

10月30日至11月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率成都代表团赴香港考察交流,开展投资推介等系列活动。在港期间,施小琳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刘光源进行会谈,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等就促进蓉港经贸、科创、金融等领域合作进行交流。

31日下午,“2023成都·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港举行。施小琳与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共同出席并分别致辞。施小琳说,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在川港合作机制框架下,蓉港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双方携手共享发展新机遇,共同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携手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携手深化经贸合作,更大力度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携手共促金融要素融通,推动蓉港金融机构在跨境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深度合作;携手加强文化交流与文旅合作,协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活动现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分别作了推介,并与华润集团、奥莱国际、永新医疗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香港是成都第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在港期间,施小琳会见了华润集团、怡和集团和玉湖集团、汇勤资本等企业负责人,介绍了成都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等情况,表示当前成都正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和世界文化名城,欢迎港资企业深耕成都市场、扩大在蓉投资布局,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在港期间,施小琳来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学园,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了解产品研发创新、科创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就深化校地合作、园地合作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在香港大律师公会,施小琳与律师界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介绍了成都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等情况,表示希望发挥香港法律界人才优势,拓展两地法律服务合作空间,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在港期间,代表团一行还考察了香港空运货站,听取了建设“机场城市”以及机场运营、物流发展等情况介绍,围绕航空航运、现代物流、临空经济发展等进行了交流。


相关新闻

从锦江头到香江畔 蓉港合作如潮涌动

两地共同打造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蓉港创智园已整体完工

■截至2022年,成都市的港资企业达1494家

■注册地位于成都的企业中,有28家先后赴港交所上市

■两地共同打造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蓉港创智园已整体完工

港式茶餐厅、成都IFS……在成都,香港元素时时可见,而成都与香港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更已渗透进两座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2023成都·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会在香港举办,“藏着各种机会”的主题推介座无虚席,吸引了众多香港企业家,他们聆听、问询、讨论,期待合作带来的共赢。

经贸、文化、艺术、教育……近年来,蓉港两地合作频频,无论是会场举行的专场活动,还是大街小巷的互动交流,都展示了蓉港携手、共创共享、同梦同行、开启未来的新旅程。

眼下,成都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香港也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成都与香港,经贸往来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新的合作可能?两座城市共同语言很多,交流合作的精彩故事更多。

融合发展随处可见

成都正成为越来越多香港企业的选择

9月,“滴灌通”成都中心落地。为什么选择成都?前不久在香港举行的“2023蓉港新消费投资合作推介会”上,滴灌通中国西区总经理、高级副总裁张毅鹏坦言,这与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愿景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成都已经投资了3000余家门店,覆盖餐饮、零售等新消费领域,而未来也将围绕成都消费行业发展需求,在特色消费场景建设、新型消费平台建设及消费品牌和消费供给两个领域消费创新。”

如今,随着“朋友圈”逐渐扩大,成都正成为越来越多香港企业的选择。特别是在经贸投资领域,香港在成都投资的重大项目也遍及房地产业、工业、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社会服务业等各大领域。这些项目在成都发展也非常顺利,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与成都这座“天府之国”紧密联系起来,并极大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成都IFS和太古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事实上,在两座城市的街头,融合发展的痕迹更是随处可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成都市的港资企业达1494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数的30%以上,其中IFS、太古里、兰桂坊等在成都耳熟能详的项目,均由香港企业投资运营。

位于兴隆湖畔南岸的蓉港创智园,已整体完工。这一两地共同打造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将建设联合孵化基地、“数字+”中小企业聚集中心、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平台。

同样蕴含巨大合作潜力的还有两地文旅市场。

早在去年底,一场盛大的“古蜀文明展”就在香港开启,诸多金沙、三星堆精美文物亮相,受到香港市民热烈追捧。延续这一火爆势头,今年9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开展,120件距今2600至3300年的青铜器、玉器、金器及陶器等珍贵文物重磅亮相。

蓉港合作持续升温

两座城市“双向奔赴”步伐不断提速

蓉港往来“热”现象的背后,两地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正持续升温。“近年来,香港贸发局积极推动港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契机,对接成渝地区发展新机遇。”香港贸易发展局国际及内地关系主管钟思敏表示,8月就曾在成都举办“香港法律服务论坛”,“我们每年在香港举办30多项国际展会和10多项大型国际活动,通过这些会展活动,可以为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导入高端资源。”

10月19日在香港举办的“2023蓉港新消费投资合作推介会”上,成都就对外重点发布了《成都商贸项目合作清单》,其中涉及成都23个区(市)县,聚焦美食、新零售、新电商、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供应链6大领域,策划推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0个合作机会。从营商环境推介到机会清单发布……在交流中,蓉港合作越谈越深,发展机会越聊越多。

在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成都与香港,在经济发展上互补性强,合作机会多,可谓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而这一点也得到了成都冠城集团执行董事洪振原的响应。“算一算,今年已经是我在成都生活的第十一年了。”作为十多年来成都发展的“亲历者”,洪振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成都发展十分迅速,我感受到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新迭代的人才政策。”如今,冠城集团已发展成集教育产业、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历程中,洪振原也对成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当然,互动从来不是单向的。多年来,优秀的成都企业将香港列为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站。据统计,注册地位于成都的企业中,有28家先后赴港交所上市,涵盖基建、教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也成为蓉港“双向奔赴”步伐不断提速最生动的证明。

对于“增进了解”,两座城市还正面临着更大的机遇。7月1日,蓉港互通直达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10月11日起,蓉港高铁运营品质进一步提升,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更重要的是,成都乃至四川访港增加一条要道,为两地深入推进人文经贸合作提供了一条新路,对蓉港两地都预示着更多而又全新的意义。(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孟浩 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

成都现有港资企业近1500家

“项目正以超预期速度加快推进,目前总体进度超80%,预计今年12月竣工验收,明年投产运营。”这是总部位于香港的玉湖集团在蓉布局的玉湖冷链(成都)项目,自2021年开工建设以来跑出的加速度。

10月11日起,成都至粤港澳大湾区高铁提速,实现7小时到广州、8小时到香港。蓉港高铁的提速,带动两地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提速流通,背后是两地经贸往来的更加密切和频繁互动。

当两座城市跨越山海、双向奔赴,必将谱写合作新篇章,共同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已有28家蓉企在港交所上市

2021年玉湖冷链(成都)项目落户,投资40亿元在青白江区铁路港打造全球冷链产品一级市场。如今的项目建设现场,崭新高楼拔地而起,规划业态涵盖食材原料粗加工到食品精加工。玉湖冷链甚至玉湖集团化身成都“推荐官”,向香港推介成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

蓉港合作,可以追溯到西部大开发之初,香港300人考察团访问四川,港资入川的序曲由此拉开,香格里拉酒店、太古里、IFS等耳熟能详的地标均是在蓉落地的香港企业。进入新时代,成都、香港在科创、经贸、金融等领域合作更加密切,这在具体的企业和项目上亦有体现。

港资项目在蓉接力落地,推动香港长期位居成都第一大外资来源地。目前,成都有港资企业近1500家,投资领域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港资占成都利用外资总额超六成。另已有科伦博泰等28家蓉企在港交所上市。

港资项目赋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我们不只是修厂房、建冷库,而是打造冷链产业生态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玉湖冷链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始终记得,项目从报征到拿地仅用了7个月,还一次性拿到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的迅速落地,坚定了企业在蓉发展的信心。

无独有偶,在新津区华润饮料西南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总能听到成都对项目的关心关切和保障服务,“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遇到困难”,力促项目早建成投产。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华润怡宝在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做强郊区新城在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支撑。

7月1日的香港之行,7个区(市)县集中签约;10月底的活动,现场签约重大合作项目分布在国家级新区和省级新区……这些持续落地的重大项目,无一例外均符合成都重点发展产业图谱,将助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和“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助推成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热门信息  
· 红旗飘飘
· 高擎先进文化
· 云南省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自学
· 延安城市书房开放暨“智慧书屋·有声乡村”项目
· 遵义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恳谈会召开
· 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评选结果出炉
· 中秋小长假:遵义与文明同行 景美人更美
· 百名妇女同剪《百虎图》喜迎新春共祝中国年
· 二〇二二年春晚将有多项创新亮点
· 成都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王凤朝强调 力争把成都世园会办成世界一流的国际
· 记录50名老战士的革命故事《口述历史》完成整理
· 2021四川文旅大会今日召开 九寨沟将恢复全域开放
· 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交流会召开
·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推荐信息  
· 高擎先进文化
· 四川红色旅游主打精品牌
· 四川省第二届农家乐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