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会议会址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到娄山关下观看再现当年烽火岁月的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去习水土城身临其境体验“四渡赤水”时炮火连天的战场……近年来,遵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遵义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参观时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近年来,遵义始终牢记嘱托,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认真实施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大力开展红色旅游跨区域交流合作,健全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助推红色旅游迈上新台阶,“红色圣地·醉美遵义”文化旅游品牌声名远播。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为把红色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有内涵,遵义会议陈列馆运用三维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将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和红色人物呈现在游客面前;汇川区娄山关景区积极探索多样化旅游体验,开展“娄山十景拍照打卡领精美文创纪念品”等活动,吸引游客深入景区的各个纪念场景;习水县的土城古镇“四渡赤水”实景体验园与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动静互补,让游客亲身感受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场景。
红色景点增添新看点,成为革命老区巧打“融合牌”,让文化和旅游互补共赢的一个缩影。为发展“旅游+红色经典”模式,遵义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核心,集中力量对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景区、四渡赤水纪念馆等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全方位提升,越来越多沉浸式项目加入红色旅游的业态中,多元化的体验感让红色旅游焕发新生机。
2019年,贵州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重任,红色旅游发展翻开崭新篇章。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重中之重,遵义围绕长征文化实施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了娄山关红色旅游区、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等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遵义紧贴市场发展和游客多样化需求,将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串联成线,设计推出重温红色经典之旅、“遵”寻初心红色研游之旅、“我的青春正当红”醉美遵义骑行之旅等红色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全域覆盖;打造一批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乡村”,增强红色旅游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服务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作为革命老区,遵义和赣州、延安、桂林、吉安等地拥有共同的红色基因、革命情怀、精神支柱。近年来,遵义与其他红色旅游城市加强区域合作、凝聚广泛共识、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精心策划、巧妙设计,整合各自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将长征的重要节点按照时间维度进行串联,共同推出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度假、研学旅行中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对内对外合作,精准客源市场、创新营销手段,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活动,遵义红色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品牌深入人心,红色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打响红色品牌。遵义正在进一步构建兴文塑魂的红色传承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红绿辉映、多彩融合、文化多元的国际一流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红色旅游目的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展现新的风采。